按预定计划买入腾讯和分众
周六的实盘周记里,我预告过今天早晨会买入腾讯和分众。
早上9:30,几十秒内将总值约1%出头的资金花光
投资市场里最强大的传染病,不是新冠,是叶公好龙:
【叶公子高好龙,钩以写龙,凿以写龙,屋室雕文以写龙。于是夫龙闻而下之,窥头于牖,施尾于堂。叶公见之,弃而还走,失其魂魄,五色无主】
多少人在某某大牛股股价飙升时,赌咒发誓要是能跌回多少多少,一定砸锅卖铁也要买它!然而等真的到了,却只能失其魂魄,五色无主,两股战战,望风而逃
这种话,过去在茅台上听得最多,在腾讯上也听得不少。
不过呢,但凡能跌到砸锅卖铁价的时候,一定是黑天鹅遮天蔽日、形势空前严峻,犹如【龙闻而下之,窥头于牖,施尾于堂】,大部分人脑袋里充满的问号是:“我是不是应该割掉?”,而不是“哇,真的来了,哈哈哈,马上买入!”
这很正常,核心在于心中没有估值锚,脑袋里没有【如果没有接盘侠出现,这个公司究竟值多少钱】的概念。所以,结局也只能是被股价牵着走。
正好,前天书房有位叫@Ryan 的朋友,刨旧文刨到2018年10月29日文章《对卖出股票的思考》。
当天茅台、洋河和古井贡酒齐刷刷跌停(忘记了是什么信息导致的
当时书房里的声音是什么?网络上的声音是什么?@Ryan 说被置顶留言逗笑了。
我也跟着回看了一下,发现不仅是置顶留言,连带点赞数量靠前的几条留言,都有回看价值——点击《对卖出股票的思考》可以回看原文。
靠前的几条留言是什么内容呢?大家感受一下,看和今天的腾讯是不是很相似?
当时茅台从6月803.5元高点,一路下跌到10月30日(该文发表次日)开盘最低点509.02元,跌幅约37%。
而当时老唐持仓茅台39%,洋河8%,古井B6%,合计白酒持股53%,够重吧?
2018年10月29日收盘,老唐实盘净值是2.77。后面2019和2020年涨了两年,去年和今年又跌了两年,今天老唐实盘净值是6.59,赚了138%。
2018年10月底到现在,3.75年里1变2.38,折合年化收益率26%——又是神奇的26%
注意,这是基金净值法和实际收益率孰低值记录的结果,从那天到今天实盘组合一分钱不追加,收益率是高于这个数的。
此刻可以继续套用这句话:【至于腾讯的基本面嘛,市场先生和我分歧巨大,目前他声音大】。仅此而已,没什么新鲜的。
投资没有新东西,几乎所有挣钱的秘籍,都是前人交过学费,血淋淋写在纸上的。剩下的问题,不过是你选择用阅读和思考去获取经验,还是选择用自己的金钱和生命去获取?
毫无疑问,又有人关心老唐的腾讯“成本”多少?关心成本问题,本身其实是投资尚未入门的表现。
我一贯鼓励朋友们投资时不要去关注成本,你的成本永远是现价,或者永远是历史最高价×103%,或者永远是零,从这个角度去思考投资,你才能永远比较,才能理性思考。
对于持有一只股票来说,当下是买入、持有还是卖出,与成本究竟是1元还是1000元一毛钱关系也没有。要做到这一点,才算理性投资。相关内容可以看2018年旧文《去掉你的成本心魔》。
但是,在老唐持股处于浮亏的时段里,很多人总会觉得老唐这么说,是顾左右而言他,是转移话题,是为了避免脸上无光。
呵呵,其实我从来没有觉着我应该永远对,我也从未觉着错了有什么丢人的
无论是虚拟网络还是现实生活里,我经常认错。我觉着我会犯错就像我会嘘嘘一样,是天经地义的事情。
只不过,我想事情比较较真,既不喜欢随便下结论,也不喜欢随便认错。总要有个逻辑或事实说服我,我才可能坦然面对自己的错。
因为股价跌了,所以老唐错了。这种言论,老唐只会一笑而过,多看一眼也属于浪费。
为了坦坦荡荡说理,让部分朋友知道老唐说的【忽略成本】,不是转移话题。我将我的腾讯成本统计出来公开分享给你:
我目前的腾讯持股成本为433港币,相对于今天股价302.6港币,浮亏约30%。
这其中又分为两部分:第一部分是从2017年至2020年底,最低买入价197.3港币,最高买入423港币。
这部分平均成本约328港币,股数大约为现在持有腾讯总股数的42%,或者说是当下实盘总值的约14%。
第二部分是去年从高点775跌下来之后的买入,最高买价607港币,最低买入就是今天的299.6港币,平均买入成本约510港币。
这部分的数量大约相当于现在持有腾讯总股数的58%,或者说是当下实盘总值的约20%。
后段均价510买入的数量,大约是前段328买入数量的1.4倍,所以总体成本拉高至433港币。完毕。
以后喷老唐的时候,拿这个喷比较有力。尤其是最近一年半最高买价607港币,已经腰斩,水平简直太烂了。
没错,老唐水平是挺烂的,所以坚持在每篇周记里都加上这个
这绝不是谦虚,老唐谦虚起来也是很认真的。切记切记!
截止今天收盘,老唐持仓情况如下表,年内收益为-9%。